海洋氢能是指利用海洋资源(如海水、海上可再生能源等)生产、储存或利用氢能的技术路线与产业体系。近年来,海洋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新前沿,正成为全球低碳转型战略的重要支柱。
在全球碳中和目标驱动下,储能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氢能作为实现长周期、跨季节储能的战略性技术,正成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支撑。其高效储能密度与清洁转化特性,完美适配风光发电消纳、工业用能替代等多场景需...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结合当前绿氢产业发展现状与政策导向,以下是对该文件在风光制取绿氢产...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要求逐步探索工业领域替代...
绿氢对灰氢的工业替代应用是降碳的有效方法,为解决波动性绿氢生产与工业稳定用氢的矛盾,必须使用规模绿氢缓存装备。当前高压储氢装置最为成熟,且初期购置成本较低,因此已落地的绿氢工业示范项目大多选用了1.5...
11月29日,国内风电龙头企业金风科技旗下一全资子公司与欧洲船运巨头德国赫伯罗特船舶公司联合宣布,签署年交付量达25万吨的绿色甲醇订单,在世界范围内深化对航运业绿色燃料替代的合作探索。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形式日益受到瞩目。记者近来梳理发现,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均出台了各类政策支持氢能产业发展。随后,多支氢能产业相关基金加速落地,助推行业发展提速。
2025 年将是低碳氢和氨行业的关键一年,在 2024 年取得的适度进展基础上继续发展。尽管面临成本压力、承购协议获取以及复杂监管环境等持续挑战,但关键里程碑已开始逐步形成。
尽管氢能在多个领域已有较大程度的应用,但目前仍以“灰氢”为主,煤制氢成本要低于天然气制氢,因而国内煤制氢占比最大,达62%,其次为天然气制氢,占比达19%,电解水制氢占比仅为1%。可见,我国氢源结构过...
“到2030年,化石能源只占50%,非化石能源占50%,这是碳达峰的节点,同时也是新能源技术革命的关键拐点。”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一场行业峰会上的讲话。为实现“双碳”目标,能源向...
氢能作为一种绿色、零碳的二次能源,是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已成为能源互联的重要媒介。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是未来制氢的主要途径,将促进能源结构调整与转型。然而我国氢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尚处于初始阶...